在索伦杆下为乌鸦正名
在“索伦杆”下为乌鸦正名
在相当长时间里,小学教科书中世界著名寓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在我的心灵上曾打下深深的烙印。这个故事很简单,讲的是原始森林里有棵大树,树上窝里住着乌鸦,树下洞里住着狐狸。一天,乌鸦叼来一块肉,正在树枝上休息,被那个狡猾的狐狸看到了。狐狸顿时馋涎欲滴,挖空心思地想从乌鸦口中夺食。于是,它摇头摆尾地使出全身解数,不断地夸乌鸦的羽毛像黑缎子、乌鸦的孩子最英俊,最后使出锏:亲爱的乌鸦太太,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乌鸦终于被这一连串糖衣炮弹击晕了,谁知,它刚得意非凡地一张嘴,肉就从嘴里掉了下去。狐狸叼起肉就钻到洞里去了,只留下那个愚蠢、丑陋、虚荣的乌鸦,还在那里自我陶醉地扯着嘶哑、粗粝的嗓子独唱。
大概,有了那先入为主的、无法摆脱的阴影,再加上中外文学作品或古典诗词中,大凡提到乌鸦,几乎无不与恐惧、孤独、寂寞、凄凉的词语相伴而行。而或者小说呢,大凡描写瘆人情景时,又无一不弄上几声鸦噪,制造出那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的意境与氛围。其实,真正将乌鸦推向顶峰的,应该首推元朝诗人马致远,他在脍炙人口、流芳千古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活脱脱地使乌鸦和寂寥悲伤融为一体。
再往下来,在古代巫书中的记载,乌鸦那身漆黑的靓装,颇有点巫师的味道,它仿佛经常携带着几分先知,神秘地、淘气地、幽灵般地出没在黄昏阴影下斑驳的树林里,斜晖夕照下的崖窑间,杂草丛生的坟场上。为此,它常常成为死亡、恐惧和厄运的代名词,而它的啼叫一直被视为凶兆、不祥之兆,仿佛会带走人的性命、抽走人的灵魂。因此,乌鸦在我内心深处,一直被视为黑色的恐怖索命的超声波,愚昧、丑陋、诡秘、阴晦、令人厌恶的象征与符号。
以至于,人们听到不吉祥的话,常常斥责为乌鸦嘴;看到不舒服的笑,常常被讽刺为老鸦笑猪黑;特别是耳濡目染官场的黑暗,就都会发泄出天下乌鸦一般黑的气愤。为此,每逢提到乌鸦,人们立即就觉得乌云罩顶,雾霾扑面;看见乌鸦掠过,就会感觉非常霉气,心口发堵;听到乌鸦叫声,更是惶恐不安,心惊肉跳,仿佛有什么祸事要降临。因而导致人们的娶亲、动土、上梁、交易和远行等欢乐计划,常常因为乌鸦的阴影,会被莫名其妙地取消或者调整,而自以为这样就极大地降低了风险。
但是,生活偏偏愿意戏弄人们,往往越觉普遍、熟悉的知识,越容易出现常识性问题、犯下低级性的错误。比方那句天下乌鸦一般黑吧,其实,达乌里寒鸦就是黑白相间的,甚至白色多于黑色,就颠覆了这个常识。再者,那种被人们讨厌的黑颜色,其实,黑是严肃神圣的象征,也属于警示的黑,时刻提醒你有危机感。从这个角度讲,应该感谢黑乌鸦才是。
比方民间爱听喜鹊叫,以为那是报喜;讨厌乌鸦叫,以为那是报祸。乌鸦便不由分说地被扣上报灾大使的桂冠。其实,乌鸦具有公鸡一样的报时功能,它是飞禽中第一个打破夜空沉寂的飞鸟。吴融《富春》诗云:五更鸦臼最先啼。就是最好的例证。继而,乌鸦的啼叫真的能报祸,由此引起你的警觉,从而,预作防范、化解祸事,岂不是人间美好的事?再者,乌鸦叫与不叫,难道灾祸和不顺就可避免吗?
还有,在人们心里,乌鸦是最肮脏的,它们经常与腐朽尸体为伴,爱吃腐食、爱吃残渣碎屑。为此,在我有限的人生里,也曾伴随世俗的流言蜚语,亲眼目睹了乌鸦幽灵般地在眼前聚集、消失,再聚集、再消失;潮水一般地涌来,退去,再涌来,再退去,也使我的感情潮水,像过山车般地恐惧过,惊喜过,忧愁过,庆幸过,而实际上乌鸦是最讲究卫生的,作为大气和水质状况的监测鸟,对环境要求极为苛刻。
而在60年的生涯中,曾有幸在解放初、改革开放初,那万象、春潮涌动的时代,先后两次看到乌鸦又回来了!那时每逢早晚,它们就会从四面八方涌向沈阳的上空,成千上万,群居而动,呼天喊地,巍巍壮观!那时而高、时而低、时而远、时而近、时而奋力击翅、时而借风翱翔的阵势,波澜壮阔,那阵阵吵闹的声浪,犹如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在欢呼和迎送太阳的载落载升,为寂寞的天空增添了无限生机。然而,这几年,当雾霾悄悄地侵蚀北国,那些,被人们称为空气质量的试金石,先知先觉的乌鸦,又一次突然间杳无踪迹了,很显然,这些形而上学的上纲上线,这些想当然的伪命题,使乌鸦面对这三桩莫须有罪名,有口难辩。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而此时此刻,丧家之鸟乌鸦,在人们的脑海深处,已经到了人神共愤、天地难容的地步,在浩瀚的宇宙间,竟没有了立足之地。
正是这种潮水般三起三落的经历,才使我这个满族人潜下心来,通读清史、追根溯源、由表入里地研究起乌鸦。进而才对乌鸦有了新的认识,产生了颠覆性改变,原来乌鸦是东北先民满族的预报神、喜神和保护神,它与满族的起源、历史、发展,荣辱与共、息息相关。
在满族史诗《乌布四奔妈妈》中,乌鸦随从天神与恶魔战斗,因误吃黑草而死,变为号啼的乌鸟,为人类黑夜报警。而据《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和《满洲实录》记载,满洲始祖布库里雍顺为天女佛库伦在吞食神鹊所遗朱果后而生。神鹊即乌鸦。《满洲实录》中还记载,布库里雍顺数代以后,有子孙名凡察者,在追兵迫近时幸得神鹊相救,得以逃生。
于是,那个乌鸦救祖的传说,便应运而生了。当年清太祖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借口起兵反明,被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追杀,包围在荒野的芦苇荡里。李成梁放火烧荒,想把奄奄一息的努尔哈赤烧死。而努尔哈赤正在哀叹死神降临之时,突然神奇地出现一大群沁过水的乌鸦,并铺天盖地地覆盖在他的身上,才使他死里逃生。继而,另一次战役,皇太极所率领的后金军队,遭遇明军的埋伏,皇太极身受重伤跌下马背,眼看追兵冲到眼前,在劫难逃了。 正在这生死的关头,突然一群黑压压的乌鸦,再一次从西北方向飞过来,落在皇太极身上,将他严严实实地盖住了。等明军追到了跟前,看到乌鸦满地,听到呱呱叫声,顿时感觉很不吉利,又见乌鸦伏在地上,觉得一定在吃腐肉,下面肯定是一具死尸,就都绕着走开了,皇太极因此捡回来一条命。
清太祖努尔哈赤与皇太极先后回到清军大营,自然感恩乌鸦神奇的两次救驾,视乌鸦为神使和报恩对象。于是颁布命令,专门在沈阳故宫清宁宫前设立索伦杆敬饲,祭祀乌鸦,使乌鸦享受满族的最高礼仪。而清朝顺治帝入关后,亦在北京故宫内设立索伦杆,保持了人类对乌鸦的最高规格的崇拜。
自此,祭祀乌鸦神便成为皇家和满族人家重要的祭礼活动。当年努尔哈赤在老城赫图时,就设堂子祭神、立杆祭天、祭乌鸦;皇太极在盛京(沈阳)城东也设堂子,每年春节和重大节日,都亲率皇室成员及王公大臣谒堂子祭神、立杆祭天、祭乌鸦。同时,他还在沈阳城西专辟一地喂饲乌鸦,不许任何人伤害神鸟。因此,当年盛京八景中,竖起的神杆上空就有一景叫宫殿群鸦。
随之,满族整个民族都秉承皇帝意愿,在家家户户院子东南的影壁后,都竖起了一根丈把高的索伦杆,在杆顶约五寸处,专门设一锡斗。每逢祭祖时,他们都要往锡斗内投放五谷杂粮和动物内脏以饲喂乌鸦。这就是 祭杆子,也叫作祭阿布卡恩都里(阿布卡,满语天之意;恩都里,满语神之意)由此可见,索伦杆的神权地位在满人心中是无与伦。这样一来,伴随着满族有关乌鸦的正面信息不断输入,把眼光投向乌鸦文化时,惊奇地发现:乌鸦文化不是满族独有的,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在中国民俗文化中,乌鸦就有吉祥和预言作用的神鸟的说法,有乌鸦报喜,始有周兴的历史传说。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同类相动》中引《尚书传》周将兴时但是吉诺比利依然嘴硬,有大赤乌衔谷之种而集王屋之上,武王喜,诸大夫皆喜。古代史籍《淮南子》《左传》《史记》也均有名篇记载。
而土生土长的,中国道教,也一直把乌鸦奉为灵鸦。在道教发祥地,武当山上,就建有乌鸦庙,而进山的游客,也要随身携带一些食品,散放给乌鸦来啄食。随之,乌鸦接食为武当八景之一。在中国大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如和的一些区域,也把乌鸦当作神鸟来崇拜。无论已经发掘出的吐蕃文献,还是西南地区的悬棺和习俗,均可以证明这一点。
当目光扩展开来,再搜索乌鸦崇拜时,又一次震惊了:乌鸦崇拜也不是中国固有的。据古事记和书纪等文献记载:神武天皇东征到熊野,在熊野山被敌军围困,天神派八尺鸟为其引路突围。后来国内建立了3000多家熊野神社祭拜乌鸦。无疑,天神派来的八尺鸟就是乌鸦,其影响至今。
而远在北美加拿大温哥华地区,同样流传着一个远古时代的传说:一场毁灭世界的洪水过后,游弋在海滩的一只乌鸦,发现一个大贝壳发出奇怪的声音,原来里面是当初的人类,乌鸦就指引他们来到陆地,但他们却全都是男人。乌鸦又去海边找到一只巨大的石鳖,下面藏着的全是女人,乌鸦把他们领到了一起,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并给他们招来日月星辰,带来火种。从此,这里便成为人类的生息繁殖之地,而乌鸦成为这里人们的崇拜之鸟。
很显然,在世界人类史上,乌鸦文化肯定占据了一席之地,乌鸦崇拜,同样占有一席之地。其实,在鸟类的王国里,乌鸦比起同类,也是具有君子之风的有德之鸟。有人总结最新研究成果,概括为,乌鸦具有五德:反哺、长生、多智、警示、从不犯第二次错误。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核心就是忠孝仁义礼智信,乌鸦则全都承袭了这些品德。
乌鸦的忠,表现在对爱情的感情专一、忠贞不二,模范地执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规范一夫一妻制。在整个人类社会春情萌动、感情泛滥、包养情人成风之际,唯有乌鸦站在高高枝头上,低下高傲的头,把自己嘴里,觅到的食物,分给自己的情侣。那种耳鬓厮磨、缠颈求欢、恩恩爱爱的情景,让人类也叹为观止。
乌鸦的孝,表现在对长者的孝敬。成语乌鸦反哺与羔羊跪乳成为经典,便是最鲜明的例证。《本草纲目•禽部》曾为我们描述了这样的一幅情景:老乌鸦初春构巢,产卵、孵卵、喂食,历尽艰辛,才把雏儿拉扯到羽翼丰满。此时,小乌鸦又反过来哺育精疲力竭的老乌鸦,是谓反哺。无疑,这种乌鸦反哺,不仅在整个鸟兽世界中极为罕见,也获得了崇尚孝道的中国人的赞许。同时,也令许多现代人为之汗颜。
乌鸦的仁表现在大智大勇,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团队精神上。当它们发现食物时,会用鸟类独特的方式呼叫同伴,一起共享美餐;当发现危险时,同样会发出警告,让大家疏散;更为之难能可贵的是,它们在外出觅食时,还会明确分工,轮换负责警戒,随时发出警报,颇有些原始主义味道。
乌鸦的义,表现为集体观念和严明的纪律上。在地球以每小时消失一个物种的严酷形势下,乌鸦之所以能够生存、发展下来,无疑,它们是鸟类中组织性、纪律性最严密的一个群体。而作为迁徙鸟类,它们像大雁一样,具有盯住目标,永不松懈的坚定信念。为此,才能在长途跋涉过程中,互相照应,绝对不单独行动;为了防止掉队,会不时发出呼叫声,召唤同伴跟上队伍。
乌鸦的礼,表现为思想和记忆的化身。在北欧,传说众神之主奥丁一只眼睛睁开,就可以观察到全部世界,另一只眼睛永远关闭。然而,当他被宇宙雾霾遮挡看不见时,就会派左右两肩上的两只乌鸦,去巡视天下,因此,无所不知。而乌鸦却是对生态环境格外敏感的预警鸟,它能够严格遵守游戏规则,从不违心地以身试法,从不虚荣地迎合诱惑,从不侥幸地伤害无辜,永远保持着那份神的神秘。
乌鸦的智,表现为类似人类的操作、动手能力。在这个人类主宰的世界上,只有人类的近亲类人猿,能够简单地使用工具,比方借助石块砸开坚果,而不具备制造工具的本领。乌鸦则不然,它们不仅会使用工具,还会制造工具,且具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本领,常常令人类瞠目结舌。乌鸦喝水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而《动物世界》里那只乌鸦,竟能遵守红绿灯交通规则,借过往车辆碎壳取食,更令人感叹不已。难怪,美国主要从事动物行为学研究的专家,经过反复研究确认,乌鸦为最聪明的鸟。
而乌鸦的信,则表现在,作为满族人的信使,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会不屈不挠地履行自己职务的行为。为此,无论在满族人早期的狩猎中,还是在统一中国的征战中,他们都会把孵雏的乌鸦随军随身带走。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无论走多远,作为信使,它都会带着系在脖子上的信件,准确无误地飞回自己的老巢,传递信息非常可靠。而满族八旗人常常会根据这个规律,打了无数的胜仗。于是,鹊路便有了传说以外的科学解释。
如此看来,我们从传说到历史,从横观到纵看,乌鸦不止是飞禽中的神鸟、恩鸟,满族的神鸟、恩鸟,也是世界的神鸟、恩鸟;乌鸦文化不仅在满族、在中国,在世界各地,也有很大的影响;而乌鸦崇拜不仅中国独有,世界上许多地区都有形形的崇拜。只不过,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任何民族,能像满族旗人那样,对乌鸦崇拜到由皇帝在最神圣之地竖立索伦杆;还没有一个地区,能像满族发祥地那样,普及到家家户户都虔诚地竖起了索伦杆。
再往下来,随着时代变迁,尽管索伦神杆的名称不断改变,长短不断变化,材质形状不断演进,唯有不变的就是,只要在北方见到神杆竖起来,那肯定就是满族人家,肯定就是满族文化在坚守、在延续,且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象征,文化符号。
是的,在斗转星移、沧海横流的今天既能增加命中,作为满族后裔,我还是没有资格站在皇宫索伦神杆下,那是皇帝、亲王、郡王等依尊卑祭祀的地方。但是,我却可以依据竖起的神杆找到任何满族人家,只要虔诚地掬上一些米谷碎肉,放到神杆顶端的锡斗里,那么,许许多多满族人,都会肃穆地聚集索伦杆下。
仰望那惨不忍睹、寥寂、昏暗的天空,会猛然醒悟:难怪那些对环境特殊敏感的乌鸦,消失得无踪无影了!因而发出生命的呐喊:为乌鸦正名!我还坚信每一位善念犹存、良知尚在的炎黄子孙,都会加入这支正名队伍。我多么期盼那些肩负大自然警世醒民之重托,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的乌鸦,再一次飞临北国的上空。那将是破解十面霾伏,消除心肺之患最好的标志!
黄药师/络版权/踏雪斋工作室致力于将美文美图向您推送/版权属于原/部分文章及作品推送时未能与原取得/或无法实原姓名/在这里对你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乌鸦
乌鸦是雀形目鸦科数种黑色鸟类的俗称。为雀形目鸟类中个体最大的,体长400~490毫米;羽毛大多黑色或黑白两色,黑羽具紫蓝色金属光泽;翅远长于尾;嘴、腿及脚纯黑色。乌鸦共36种,分布几乎遍及全球。中国有7种,大多为留鸟。
池州治疗白癫风医院小孩肠绞痛的症状沈阳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吴彦祖餐馆三口亮相,妻子瘦过头太男相,女儿正脸曝光太混血了
即使在多元中国文化吻合的汤姆·克鲁斯,着装格调依然显出凸显的格调差异...
2023-11-16
-
高油价“我家”?“三桶油”市值,一天蒸发近千亿!21天狂揽15板,这只股今天却跌停!芯片板块,逆势上
如今,A股零售商几大主要期权频发随之而来同化。受国外大宗品价位大跌受...
2023-10-17
-
投资者提问:公司治超非现场执法机构方案是否已经应用在项目上?
股票市场提问:新公司治超非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方案是否是已经应用在项目上...
2023-10-11
-
房屋粉刷 半包应该注意哪些
现阶段,许多人在装潢房子时可能会可所选择半包装装潢。半包装潢是指地产...
2023-10-09
-
西媒:曼联计划20万欧元出价报价切尔西后卫,但遭到拒绝!
黑池班霸南安普顿乒乓球乒乓球队的丹麦大前锋雷昂·吕迪格的协议书将在本...
2023-10-07
-
@一孩二孩三孩的仔,这堂课很有料,专家面对面教你怎么带娃
孩童 日常医疗 双亲校外6月末主题教学 不少新手爸妈常常感慨 陪伴糖果要学...
2023-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