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LED照明企业该如何应对7调查

电子产品制造设备2020年01月15日

  从商务部官获悉, 月6日,美国Fraen Corporation公司依据《美国19 0年关税法》第 7节规定向美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指控对美出口、在美进口或在美销售的LED照明设备及组件(Certain LED Lighting Devices and Components Thereof)侵犯其专利权,请求美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普遍排除令和禁止令。

  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乐狐电子有限公司、广州彩熠灯光有限公司、广州炫熠灯光设备有限公司、广州飞星灯光设备有限公司、无锡市畅盛特种光源电器厂涉等6家中国企业为列名被诉企业。

  据OFweek半导体照明了解到,美国对中国LED产品启动 7调查并不是第一次。早在2008年就有6家中国大陆LED企业被起诉且其中4家被列入ITC“ 7调查”名单;2012被调查的中国LED照明企业上升为1 家。

  从整体上看,一直以来被诉企业多是珠三角等LED产业发达地区,且多为中小型企业。然而,中国LED企业在应对此类关乎整个产业的事件时,一般选择了采取了回避和冷漠的态度,积极应诉的并不多见。经研究总结发现,美国对华 7调查有着简便性、歧视性、严厉性、广泛性和持续性等特点。

  在实践当中, 7调查也呈现出调查数量上升、专利侵权为主要诉由、涉案产业高技术化等趋势。由于中国的产业基础和知识产权实力相对薄弱,中国企业在对外出口时经常会面临知识产权壁垒,尤其是美国关税法 7条款针对中国LED企业进行的调查及救济措施,让中国LED出口企业没少吃苦头。

  美国“ 7调查”为何频繁地指向国内的LED企业?

  中国LED行业相对美国、日本等国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却很快。据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照明电器行业整体销售额约为5800亿人民币,比2016年的5600亿人民币增长约 .6%,其中出口达到412亿美元,同比增长6.2%。虽然中国LED照明产业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变为平稳增长。但在一些国际厂商看来却是一种威胁,所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就成为别人专利侵权投诉的对象。

  其实国外发起专利侵权案的真正目的不在于保护知识产权,而在于保护自己的市场份额。可以预见,随着国际市场及利益分配格局发生变化,欧美等发达国家利用知识产权保护手段对中国LED企业进军国际市场进行拦截的情况,将会越来越严重。

  据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前后国内LED专利申请数量上已经超过了日、美、韩三国,2012年甚至高达10 4 项。中国LED照明产业专利虽多,但含金量不足,主要集中在外观等设计领域,核心专利占比非常小,因此国内LED照明企业的专利话语权很小。

  历来LED上中游核心专利主要集中于飞利浦、欧司朗、日亚化学、丰田合成、科锐等国际巨头手中,他们一直将知识产权作为武器,通过布局严密的专利将竞争对手排除在市场之外,从而获得垄断利润。

  虽然很多专利侵权看似都是针对外延和芯片等上游领域,但是这也会影响到下游企业。比如,芯片供应商一旦发生纠纷,产品价格就会出现波动,甚至发生供货中断等现象,影响下游领域的正常生产。

  那么面对越来越频繁的专利调查,国内LED企业该如何应对呢?

  LED企业该如何应对?

  应对“ 7调查”,要看企业知识产权能力,赢得“ 7调查”,需要LED企业的知识产权实力。专家表示,积极应诉是最好的对策。不应诉就是败诉,这虽似乎是“霸王条款”,但也从另一个方面激励LED企业勇于应对。

  据OFweek半导体照明观察,近年来,中国企业在积极应对“ 7调查”过程中,已有成功案例,如中国钢铁企业在美国 7调查钢铁案中,取得了关于反垄断、商业秘密侵权和反规避所有三个诉点的胜利。2016年立案的 7调查案件,绝大多数在2017年审结。一年中,中国胜诉企业(含对方撤诉)数量达到22家,为历史最高。

  但是,针对“ 7”调查,多数中国企业的应诉是失败的。商务部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部副研究员表示,我们很难去说要求企业一定要应诉或者怎样,还是要看企业的实力——像钢铁企业这种在美贸易利益很大的,肯定会去应诉;有些中小LED企业,可能就直接放弃美国市场,转向欧洲市场了。

  通常一旦企业选择应诉,很多后续问题接踵而来。一个是收费很高,“ 7调查”属于国际诉讼,需要中美两方的律师共同跟进。另一个是有可能打不赢,一旦败诉,不但要支付高昂的律师费,而且很可能被罚 00%的惩罚关税,得不偿失。

  应对“ 7调查”方式多种多样,一个最有效的武器就是抱团形成谈判砝码。各企业可以跟LED专利联盟签署一份协议,把整个诉讼的权利交给联盟,由这个联盟来成立一个包括技术、法律、专利在内的强大专家队伍,一致对外。比如去年的钢铁业,一次性调查行业里几十家,中国的行业协会就会组织起来,抱团去应诉。

  除了“对撕”之外,和解也是其中一种解决的方式。中国企业在遭遇“ 7调查”之时,可以通过与对手企业的谈判,进行专利交叉许可,从而达成和解。应该说,这也不失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提升产品研发及创新能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趋势,统一的市场必然要求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也在逐年增加,这是客观形势的必然要求。因此,LED企业不应担心知识产权得不到有力的保护,而应担心企业没有知识产权。

  对于中小LED企业而言,资金短缺是大部分企业面临的困难。资金越短缺,对知识产权的投入越少,企业的效益越差,资金就越短缺,如此进入了一个无限的恶性循环中。并且,LED企业在遇到产权纠纷案件时,往往面临着长达一年,甚至数年的时间,部分中小LED企业很难承担起如何将有限的资金进行合理的配置。因此,知识产权或许是一个突破企业瓶颈的有效手段,如果处理得当,能够快速摆脱困境,进而高速发展。

  所以,LED企业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必须考虑、实施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LED企业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并且还能更好的利用知识产权来鼓励员工创新,降低产品成本,增加LED企业利润,防止窃取研发成果、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专利的至高点,从而使企业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位国际LED公司总监认为,知识产权肯定要受到尊重,LED企业的发展,不能以侵害其他企业的知识产权为代价,否则企业是走不远的,做大做强的LED企业,肯定需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回顾“ 7调查”,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应对,一个重要的基础是必须拥有足够的知识产权。没有知识产权这个基础,一切都无从谈起。在知识产权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国际市场,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就是知识产权。企业应当在新产品走出国门之前,就要对目标市场率先进行知识产权布局。即使遭遇“ 7调查”,也能以逸待劳,迅速出手,化解危机,为产品顺利进入美国市场保驾护航。没有知识产权率先布局的企业,难有胜算。

  因此,中国企业应进一步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筑牢自身知识产权根基,以良好的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以知识产权自信开拓市场,以知识产权实力在国际市场竞争舞台上树立新的形象。如此,不仅可化解“ 7调查”的不利因素,还能将“中国品牌”做大做强。

  总结:

  可以看出,美国“ 7调查”让中国照明企业吃足了缺乏核心专利的苦头,但也不得不让国内LED企业正视这一状况。未来随着中国LED照明产业的发展,不仅是欧美,在其他国家也极有可能面对核心技术带来的专利纠纷,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把知识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够在各类对抗中获得胜利。

  所以,中国LED照明企业布局海外市场不仅要重视提高自身的原始创新能力,还要强化知识产权布局意识,构筑起防患于未然的“居安思危”意识;此外,当“ 7调查”来临时,要勇于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冠心病有什么前兆
管孩子消化不良的药物
两个月宝宝咳嗽
相关阅读
一位“民俗外交使者”的30年

面庞清瘦、目光不屈不挠,待人接物率性儒雅——龙宇翔,一名出色的“民间...

2023-11-16
【东方焦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与海外中医中心共同承办国际代表大会“中医儿科”线上分论坛取得圆满成

北京里药学药大学圣城疗养院与海外里药学区域内联合负责负责管理国际则会...

2023-10-17
投资者提问:近期同花顺APP和东方财富APP之中的地素论坛出现大量唱空地素时...

投资额者发问:更进一步同花顺APP和东方财富APP中的地素研讨会出现大量合唱...

2023-10-11
要求烟草 陕西行动【八】陕北:做控烟榜样,建无烟机关、无烟社区!

绥德: 控屑促销入机关 身体力行不严重危害 为提高人们对国内控屑工作的...

2023-10-09
宁波海曙一企业诱发火灾 无人员伤亡

央广网慈溪4月19日最新消息(美联社 刘欣莹)据慈溪市海曙应急管理局最新...

2023-10-07
政治危机升级黎巴嫩执政联盟命悬一线,内塔尼亚胡将回归?

灰蒙蒙的烟雾弹尘雾中才会,什叶派祈祷者架起路障,向犹太教礼拜者和身穿...

2023-10-0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