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天气这么冷没有暖气的古人怎么御寒呢吧
冬天天气这么冷:没有暖气的古人怎么御寒呢?
在中国古代,冬季取暖无疑是一件大事,而不同阶层人的取暖方式也有很大不同。穷人在家里只能用灶灰取暖,大多是靠穿“褐”来御寒。富人、达官贵族过寒冬爱穿狐裘和貂裘。
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过冬也是一个问题,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在呼吁南方也应该暖气。而在中国古代,经济水平和居住条件远不如今天,冬季取暖无疑是一件大事,而不同阶层人的取暖方式也有很大不同。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络配图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笔下的卖炭老人冬日里衣着单薄、心忧炭贱的情景。白居易另一首诗《问刘十九》写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里描写的是当时相对富裕的人家,已经用上精致的手炉。
PC以及次世代平台。游戏将于2013年11月19日登陆北美 穷人:出门穿短褐 家里取暖用灶灰
火塘也叫火炕,是中国最古老的取暖方式。北方的民居一般都设有火炕,内有孔道,在冬季通过燃烧产生热量进入炕内通道来加温,同时配备有火盆等取暖设施,这种取暖方式,直到现在,北方农村依然在使用着。穷人在家里只能用灶灰取暖,条件稍好一点的人家用泥制的盆盛装烧火做饭的“灶灰”取暖。
贫穷百姓冬天大多是靠穿“褐”来御寒,褐是一种衣服的料子,属于麻制品,限于当时的工艺水平,用褐做的衣服既不能保暖又不美观。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说其“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短褐”就是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即使这样的衣服还有洞和补丁。
络配图
富人:达官贵族过寒冬 爱穿狐裘和貂裘
唐宋时期,一些官员或富裕人家已经用上铜制手炉或者脚炉,手炉呈椭圆形,里边放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可以放在袖子里暖手。脚炉比手炉大,可放在脚下暖足。此外,还有暖足瓶,里边灌上热水,晚上放在被窝里。宋代黄庭坚有首诗说:“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天明。”指的就是这种暖具。
明、清两代,在冬季大多烧柴炭取暖,一般人家都有炭盆。盆是铜或铁制成的,外面再加上一个箱形透气的笼罩,防止失火或者掉进其他东西。
裘是有钱人的冬装,裘即毛向外的皮衣,用以做裘的皮毛很多,如狐、犬、羊、鹿、貂、兔等,其中狐裘和貂裘最为珍贵,属于奢侈品,为达官贵族所穿
,鹿裘、羊裘则品质略逊一筹,但也非普通百姓所能享用,穿得起的至少也算是当时的中产阶级了。古人认为狐腋下之皮毛最为轻暖,用其做成的狐白裘非常珍贵。
络配图
皇家:皇宫墙里建火道 堪比中央空调
古代的宫廷建筑师们,采取了更多科学的方法为皇宫供暖。具体做法是将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俗称“火墙”。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殿外的廊檐底下。炭口里烧上木炭火,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到整个大殿。
为使热力循环通畅,火道的尽头设有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口排出。而且这种火道还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宫殿内其他人睡觉的炕床下面,形成的“暖炕”与“暖阁”,使整个宫殿都感到温暖如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小孩不爱吃饭怎么办郑州治疗宫颈糜烂多少钱
骨折术后吃什么营养品恢复的快
-
原来,爱情从来很难离开过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茉莉,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美好,就是有一个读懂你...
2024-11-25
-
1980年长城币壹圆再以实力征服你,注意一字之差,价值差有钱!
亦同,一枚材相平庸的1980年旧版的关则有铜钱壹凸无砌成旧版还好看完40000元...
2024-09-19
-
碧桂园成功发售5亿元公司债 票面利率4.5%
北京商报讯(记者 王寅浩)5月底20日隔日,万科发布公告称,失败出版2022年...
2024-07-23
-
青春里,总有谈天不完的曾经
青春里面,总有聊不完的曾经,我们恰巧那些基本上的年头里面是友情还是错...
2024-05-28
-
富国基金股权转让新进展:山东金融资产豪掷50.39亿元收购富国16.675%股权,回报率高达352.
安邦基金会16.675%持股受让方终于出炉! 之前青岛市国际性信托股份控股(简...
2024-05-10
-
随着美债收益率溢价收窄 对于美元见顶的猜测降温
随着围绕澳大利亚在经济上衰弱的担心加剧,引发美债股票价格下行,旋风美...
202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