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中国并购大亨们该向巴菲特学习的并购秘诀
2018年2月底,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公布了2017年年报,87岁的巴菲特和94岁的老搭档芒格再次给世人以震撼。到2017年底公司盈利650亿美元,净资产增加到3480亿美元!集团拥有37万名员工但是总部只有26名员工!1965到2017年以每股净资产计算的综合年化收益率高达19.1%!
2017年的公司年报与以前年报相比有个很大的亮点,巴菲特第一次系统性的把其并购核心理念披露了出来。
笔者尝试对其中一些核心并购秘诀做了梳理,希望能对中国做并购的企业家们有所借鉴。
秘诀一:坚守标准
巴菲特对收购什么样的公司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标准,并让整个团队都能接受并执行这个并购标的标准。
2017年年报里,巴菲特写到,选择收购标的公司的标准为:
(1) 越大越好(希望单笔交易在50亿到200亿美金之间)
(2) 已经被证明有可持续盈利能力
(3) 人少、负债率低且盈利能力强
(4) 称职的管理团队(我们没法替代)
(5) 业务简单(如果太多高科技我们没法理解)
(6) 价格确定且合适(当一个标的公司的出售价格还没有确定时,我们不想浪费时间和卖方精力)
每个企业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当前最适合自己并购标的筛选标准。伯克希尔公司总部人员只有26人,精力和管理能力有限但账面常年有过千亿美元的可投资现金,在这种情况下巴菲特提出的收购标准就非常契合其现状。
中国的并购大亨们恰恰相反,不管有没有现金和管理能力,都对并购各类当下热门题材有极大的冲动。房地产、豪华酒店、影视、足球俱乐部、银行、芯片、机器人、VR、新能源汽车、区块链并购大亨脑子里的热点转换速度惊人。他们不管自己是否真正能理解一些热门高科技行业的技术,也不管这些公司是否真正具有可持续盈利能力及合适的价格,当风口来临时,脑子一热就去并购,享受着交易完成时成为各媒体和朋友圈焦点的片刻快感。
秘诀二:厌恶杠杆
巴菲特在信中对这几年越演越烈的杠杆收购浪潮给了当头一棒:
2017年债务融资极度便宜且充足,这又给收购行为火上浇油。归根结底,只要用上了债务融资,即便是高定价的交易通常也会提振每股收益。伯克希尔的做法相反,我们是在纯股权的基础上评估收购,我们对总体债务水平的容忍很低我们也从不考虑协同因素,经常也找不到这种因素。在过去这么多年里,我们对杠杆的厌恶对回报确有影响,但我和芒格睡得安稳。我俩都相信,拿你拥有的东西和你需要的东西,去换你不需要的东西是疯了。
中国并购大亨们目前陷入诸多问题的根源之一就是杠杆放得太大。如果有可能,这些大亨恨不得能用1块钱去借99块钱来做收购。
这些大亨们会找经济学家和投行出很厚的分析报告为每一次并购提供理论支持,这些报告会把两个原本不相干的行业之间的并购描绘出许多业务协同效应并让大亨们看了非常开心。老巴的这句我们也从不考虑协同因素,经常也找不到这种因素真的应该让这些大亨们放大挂在办公室墙上时时做个警醒。
中国并购大亨们喜欢杠杆收购的主要原因在于这样可快速做大资产和销售额,先成为中国500强再成为世界500强,然后获取更多的社会荣誉、江湖地位、更多的贷款额度许多大亨不是不知道高负债高杠杆的危险,但是在爱拼就会赢借得越多越安全即便日后灰飞烟灭至少我曾享受过云端帝王般生活等中国式野蛮生存格言的指引下自觉或不自觉的走上了不归路。
秘诀三:善意收购
We will not engage in unfriendly takeovers。
简单的一句话但价值连城。
美国资本市场充满了腥风血雨,敌意收购甚至就是华尔街最引以自豪的一道风景线。1989年出版美国出版商HarperRow出版的一本《门口的野蛮人:RJR Nabisco的坍塌》(Barba在资金来源上rians at the Gate: The Fall of RJR Nabisco)。这本书记载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波澜壮阔的杠杆收购大潮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场大戏,RJR Nabisco 公司的收购案。后来该书被改遍拍成电影,更加红极一时。每年美国都有不少大型恶意收购案例上演,而近期美国芯片巨头博通发起1400亿美元的针对高通公司的的恶意收购更是举世皆惊。
美国为何成为恶意收购的沃土?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美国上市公司股权极为分散,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往往不到10%;二是美国金融体系高度发达,拥有杠杆收购最充沛的资金配套来源;三是美国有全球最顶尖的投资银行,这些投行都把并购服务作为最核心盈利部门绞尽脑汁鼓吹和推动企业并购;四是在股东分散导致CEO实质性控制公司的情况下,这些CEO和高管们大都能秉持职业道德把公司日常经营做好,不管并购还是被并购他们都会获得巨大交易成就和不菲业绩报酬(比如公司被收购CEO离职将获得巨额金色降落伞的补偿)。
为什么巴菲特会如此讨厌恶意收购?其实道理很简单:强扭的瓜不甜。并购就是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的霸王硬上弓式婚姻,恶意收购往往导致原有企业高管和核心管理技术骨干大量离职,带走公司核心资源,从而导致企业业绩大幅下滑。美国恶意收购虽然经常发生,但成功率不到10%。巴菲特的投资风格是高度尊重并依赖被投资企业现有核心高管团队,如果做恶意收购导致这些高管流失,总部只有26名员工的伯克希尔怎么来接管?相由心生,老巴永远是一幅慈眉善目乐呵呵的形象,因为他内心充满了温暖和善良。老天也很公平,给了善良的老巴一个非常健康的身体和年轻的心态。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30年的历史来看,恶意收购每年都有发生,累计起来应该也有几十起了,但我们几乎说不出一个恶意收购成功的案例!2年前宝能发起对万科的中国资本市场并购史上最著名的但是几乎没有人捧场。舞小姐柳飘飘(张柏芝饰)因为不懂对客人做戏恶意收购案例最终还是以宝能黯然收场而告终。
为何中国做恶意收购这么难成功率这么低?第一,中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远高于美国,平均持股在30%以上,这导致在中国从股市上发起恶意收购成本太高;第二,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往往由第一大股东全部控制,在被恶意收购的情况下,这些高管可能会被逼采取一些有利于第一大股东但不利于中小股东的反收购行为;第三,当恶意收购不可避免发生公司控制权转移时,收购方一般会清洗明显带有原来第一大股东印迹的高管团队,导致公司管理震荡甚至混乱;第四,中国的资金成本远高于美国,恶意收购往往导致收购方背负巨额高息资金成本,收购后怎么整合都不能弥补资金利息成本。
秘诀四:从不竞标
We dont participate in auctions.
在国外,一个企业如果要出售,标准的操作模式就是聘请一个卖方投行,制订出售标书,对外发布收购招标信息。大部分企业出售项目都是按照这个模式来操作的。
宿州哪家专业治白癜风广州开锁电话
先声药业上市
-
千万绝不会再傻傻被小人欺负了,用好这3招,你才会越来越厉害!
都从场上,有人实是最令人烦恼的 不是要想到很多实习,而是要和很多 不更...
2023-09-16
-
赵露思晒与友人游玩照!扭腰脚踏胯身材婀娜,紧身裤勒出细长大腿
近日,女星杨露思在社交平台登出了一个大和好友出去玩的相片。相片中的换...
2023-09-06
-
2022年家居风靡一时趋势
人性化个性化。全屋个性化已迅速视作家装边缘化趋势,全屋个性化可以根据...
2023-09-05
-
高考答题卡的“传奇字体”火了,阅卷导师:真想给满分,视觉盛宴
章节 虽话说那时候西南方高考过去10天了,但是这个最终光阴的入学仍然没有...
2023-09-04
-
职场很难以忽略的10件小事
1.怠惰有调谐,件件有回音 这是我真是道不管是在岗位还是社会生活中,一个...
2023-09-03
-
“健康小屋”安家店面社区,岛城居民可以就近自助查体
名记者 台雪超 在面包店、活动中心新设“身心健康房子”,不便邻近地区随...
2023-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