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预
近年来,世界能源市场的发展遭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能源产品价格暴涨、能源消费中心由发达国家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影响力最大。为应对这些新变化,我国积极与毗邻的俄罗斯开展石油天然气合作,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专家认为,中俄间的石油天然气合作有利于两国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有利于两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振兴。 在2006年的“中国俄罗斯年”里,普京总统和胡锦涛主席在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方面达成了一系列共鸣,为长远合作奠定了基础。但为保持中俄间的长远能源合作,我们也应采取相应措施为双方合作营造良好环境。 中俄石油工业蓬勃发展为双方合作打牢基石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正在迅猛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产生深远的影响。亚太经济的突起、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的加强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确立,为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自然资源的国际合作开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国际环境。 据西方专家评估,2005年世界对石油的需求量增长了1. %,这是近10年来最低的指标。而中国的增幅为2.8%,即每天增加20万桶。2005年世界对天然气的需求量增长了2. %,而中国的增幅为20.8%。但中国在世界天然气需求量中所占的比重仅为1.7%,可见中国对天然气需求量增长的空间相当大。 我国和俄罗斯作为世界产油大国,2006年双方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资料显示,我国2006年生产石油1.8 亿吨,占世界第五位;生产天然气585亿立方米,占世界第12位。进口石油1.69亿吨,为世界进口第三大国,其中从俄罗斯进口石油1500万吨。俄罗斯2006年生产石油4.81亿吨,生产天然气6562亿立方米,均为全球最高产量。出口石油2.48亿吨,占世界第二位;出口天然气1999亿立方米,占世界第一位。 应注意的是,我国的石油供应缺口在不断扩大。在199 年之前我国是石油净出口国,而后则急剧扩大了对石油与石油产品的进口。2005年我国进口石油的速度放缓,但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仍到达45%。中国专家与西方专家一致认为,中国对石油进口依赖程度还将提高,到20 0年,中国年进口石油和石油产品的数量可能超过5亿吨。 我国正在成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之一,部份能源产品需要从别国进口,因此成为能够影响世界能源产品市场走势的因素。我国是石油进口大国,而俄罗斯是石油出口大国,在两国目前良好的政治地缘关系情况下,更应该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正以多种方式开展 在中俄双方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推动下,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目前形势良好,正以多种形式开展起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李国玉说,目前我国支线输油管线正在修建,3条输气管线正在讨论,俄罗斯每一年向我国铁路出口原油1500万吨,俄罗斯石油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将合作成立东方能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将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合作建设1000万吨炼油厂,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与俄罗斯卢克公司签订在黑龙江、 、辽宁3省建设100座加油站的协议,中国石化总公司参与库页岛的勘探工作,所有这些都说明,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在不断扩大和深入。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05年时说,未来年,俄罗斯将强化对亚洲地区的出口份额,由现在的 %提高到 0%。意思是年俄罗斯对亚洲出口石油将由700多万吨,提高到8000万吨。经过长时间剧烈的争辩,将本来只向中国修建到大庆的年输能力 000万吨的输油管线改成修建从泰舍特到太平洋西岸的纳霍德卡4000公里输油管线,年输油将达到8000万吨。 2006年 月,普京总统访华后提出了“一油三气”的管线建设方案。其中最重要的是泰纳线的中国支线。从俄罗斯泰舍特到太平洋西岸的纳霍德卡全线4000公里,投资160亿美元,总输油量达到8000万吨。其中从泰舍特到斯科沃罗季诺中国支线起点2284千米,投资65亿美元。该支线预计将于2008年完工投产,开始年输油1000万吨,最终到达 000万吨,现在已建成700多千米。中国境内从斯科沃罗季诺到大庆油田870千米。 其他 条输气线路是:1.伊尔库次克-大庆输气管线:年输气 40亿立方米,投资与建设年限未定;2.新西伯利亚-轮南输气管线:长度2800千米,输气量 00亿立方米,投资100亿美元,预计2008年开始建设,2011年投产; .库页岛-中国输气管线:长度2500公里,输气量150亿立方米,2010年建成投产。 以上4条管线分别在讨论、论证、编制方案或施工,这些管线的建设将逐步推动中俄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实质性合作。虽然之后又传出东西伯利亚到太平洋的管线难以到达设计能力,面临无油可输的风险等信息,但专家认为,就我国最关心的泰纳线中国支线而言,目前已修建了三分之一,如我方大力加强工作,俄罗斯政府仍将遵照诺言,工程定会如期完成。 加强中俄油气合作应做好四方面工作 中俄两国持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在石油、天然气资源合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但面对世界能源市场价格上涨和我国石油供应缺口急剧扩大的新形势,中俄油气合作未来会显得更加重要,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王世才等专家建议,为加强两国的能源开发合作,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双方政府间的调和关系。充分利用两国首脑和总理会晤机制、各委员会会议机制、中俄边地贸常设工作小组会议、中俄边地贸协调委员会会议机制,调和解决与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资源开发合作中的各种难点问题,寻觅进行资源开发合作的项目。建议在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的中心城市设立政府常驻商务办事处,作为国内企业的立足点和联络点。 2是政府推动大型相干企业、积极引导有经济实力的大型民营企业参与资源开发合作。采取优惠政策,鼓励推动我国各大企业积极参加与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的油气合作,参与俄罗斯远东萨哈林州油气田和萨哈共和国油气田的开发,参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科维克金油气田的开发,将来还可参与从纳霍德卡向 铺设石油管道的合作等。鼓励推动大型企业积极参加与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的资源开发合作。 3是合理利用我国资源,想方设法扩大对俄出口,实行资源互补,以促进我国与俄罗斯的资源开发合作。在出口品种上要不断加大高科技和电脑、移动通讯器材、电冰箱等先进机电商品的出口,出口国内的名牌商品;加大服装、鞋帽、轻工商品等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不断扩大符合俄方标准的大米、牛肉、猪肉、鸡肉等农畜产品的出口。 4是特别注意当地的社会环境和气候条件。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的北部地区是冻土带,荒无人烟,气候严寒。这里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低于俄罗斯的欧洲地区,月人均总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在选择资源开发合作项目时,要尽可能选择社会环境较好,交通便捷,气候条件适合的地区,避免由社会环境和气候条件因素给将来的开发合作造成较大的损失。 专家分析认为,今后中俄双方将努力完成一系列工程建设,虽然过程中会碰到各种料想不到的困难,但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无疑会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相信未来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将日趋扩大,并为繁荣中俄两国经济做出巨大贡献。 (来源:新华)
怎样调理小孩脾胃虚弱宝宝流鼻涕能吃优卡丹吗
微信上怎么卖东西
-
爱人是从互相爱慕到相互彼此产生了解
所选男人,还是所选个疼你的好。真情,缘故就是个倒是静的词儿。它不只是...
2024-11-25
-
看了7天《风起陇西》,发现演绎不能比较,因为优劣之间一目了然
003010,同类型明星阵容,播出有七天了,随着情节结局的转型,情节也到了颇...
2024-09-19
-
我在甘肃卖拉面:180㎡年营收500万,8个月回本
“乌什超市过去一个同年能好好45万左右。”两匹国追说。 他是“两匹魔术师...
2024-07-23
-
存储巨头们,拼成什么?
打印器是现代信息系统会的极为重要子系统之一,其普遍应用普遍,低价巨大...
2024-05-06
-
堪比好莱坞大片,看老黄如何运用三十六计,破2022高考数学分析的堡垒
2022年中考微积分全国卷I的填空压轴题,考卷人是铁了心要和试卷们自觉斗勇...
2024-04-24
-
一美演技爆表的片子——《分裂》(上)
陌生人似乎地拉低上衣,想盖住盲目性感的丝袜,一美注意到却怒了 (你来...
202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