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上海用科创重塑产业
聚焦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上海用科创重塑产业竞争力
2 :17来源:
原标题:聚焦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上海用科创重塑产业竞争力
基于科技创新所构成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在重塑上海的产业竞争力。重塑的背后,是科技的更迭,也是创业创新者们的每一点进步。
正在全力打响“四个品牌”的行动和即将于11月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展览会的契机,为上海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加开放也更具挑战的竞争生态。
人工智能商用化提速
作为上海本土人工智能的企业代表,已经创业17个年头的小i机器人见证了人工智能从纯学术的概念到产业化应用的过程,也是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化的重要推动者。
前不久,参加完第二届中国(合肥)类脑智能高峰论坛的小i机器人创始人、ceo朱频频告知第一财经,如今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从经典的计算机架构向类脑架构转变。上海具有发展人工智能的人才优势和基础,但要做得好,必须潜下心持续投入。“全部链条是很长的,效果也需要经历周期才能显现。简单说,需要延续投入,耐心投入,才能看到后面的效果。要有持续的竞争力,需要有根源的创新,不是1两个大项目就能完成。要提高创新企业的活力,也需要营建一个良好的环境和生态。”他这样说。
在朱频频的印象里,人工智能出现了很多年,但前面的发展并不是风平浪静,最近几年因为技术和算法的更迭,才快速升温了起来。小i机器人从2006年开始探索人工智能在企业服务当中的应用,尤其在客户服务行业,可以说是主要的推动者。
小i机器人前期的大项目——“上海科技”官上智能客服机器人“海德先生”的应用,就是国内首次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电子政务领域的成功案例。
专注于以自然语言处理为核心的人机交互技术研发的小i机器人,目前已在智能客服领域占据近90%的市场,助推了人工智能在上海的大规模商用落地。
朱频频对第一财经表示,虽然市面上的机器人很多,但提供深度交互并有广泛应用的只有小i机器人一家。信息技术研究与顾问公司gartner的分析师曾认为,小i机器人在智能机器人的领域可排进全球前3。
除了小i机器人,大量创业团队也在为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商业化贡献智力。
作为一家基于激光雷达和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的创业公司,上海思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思岚科技”)的目标是提供高性能、低成本的机器人自主定位导航解决方案。
思岚科技ceo陈士凯对第一财经表示,激光雷达和自主定位导航系统是实现智能机器人产品实用化和智能化的关键性组件,好比是机器人的眼睛。通过自主研发,思岚科技推出的首个低成本的激光雷达产品rplidar打破了国外的垄断,大大降低了运用成本。目前该产品已广泛运用在各类服务机器人当中,同时,这一“上海制造”的品牌产品和技术也已开始出口到北美和欧洲市场。
上海市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上海机器人行业协会的会长戴柳此前告知第一财经,2017年,整个机器人产业的产值同比2016年增长了98%,相当于翻了一番,占到全国40%的比重。在统计上,机器人产业和人工智能的数据会有所重合。
虽然市场关注度大,但就现状而言,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尚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比较谁做得更优的根据和意义。在朱频频看来,上海发展人工智能有其优势,政府较支持,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小。
“人工智能目前还有一些关键技术有待突破。门槛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高端,也并不是依托高端人才就能做好,需要一个生态系统。”朱频频说,“上海正在强调长三角一体化,这是非常好的战略。光依靠上海本地的产业链,优势相比深圳会弱一些。如果能把长三角连结在一块,将会非常有优势。”
戴柳认为,上海市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在我国中心城市当中,处于比较高的站位,优势在于视野好,知道下一步要瞄准哪里,同时在芯片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等产业上也能有保障。
从国际上来看,中国还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最近,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和科睿唯安联合发布的《g20国家科技竞争格局之辩》系列报告显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人力资源和基础研究经费方面,目前出现“美国一家独大,英国、印度和加拿大等紧随其后,中国尚有明显差距”的竞争局面。
其中,在人工智能的四个分支领域(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美国的科技实力均位居g20国家首位,中国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三个领域表现突出,科技实力仅次于美国且增速明显,部分科研影响力指标已超过美国,但科研成果的整体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本土生物医药企业填补空白
除了热门的人工智能,上海在生命健康、量子通信等未来前沿领域也在积极加强战略布局,同时还在加快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新能源与智能联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产业发展新动能。
愈来愈多的本土企业正在多个领域填补产业空白。
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上海逸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逸思医疗”)研制出了自己的腔镜吻合器、能量刀和腔镜系统产品,成为了全球少数能提供完整肿瘤微创外科手术解决方案的医疗器械企业。
吸引了海外高端人才的思路迪精准医疗集团(下称“思路迪”)也在填补国内诊疗一体化的空白。“目前在中国,唯一能做诊疗一体化的就只有我们一家,而在国际上也只有罗氏。”思路迪副总裁李福根告诉第一财经,“我们现在很小,但十年2十年之后就不好说了。”
依照李福根的说法,思路迪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肝癌pdx(源于患者的肿瘤动物模型)和pdc(肿瘤原代细胞板块)临床前研究和药物开发平台,开发出了全球首个全新份子pd-l1单域抗体(肿瘤的免疫抑制疗法),也是中国唯一一家与美国、日本同步开发新药的公司。
上海张江生物银行则是上海市政府构建的集约化第三方存储中心,是生物样本库的新模式,也是国内生物样本存储行业标准的制定者。该生物银行预计将拥有1000万份生物样本的贮存能力;到2020年底前,将在全国建立10~15个生物样本资源分中心,增进生物样本交换与合作研究。
每个企业发展的个案,让上海经济整体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更大的亮点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2018年1~6月,上海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经济对房地产依赖度进一步下降,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506 .12亿元,同比去年增长8.1%,上半年上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分别增长29.6%、14.2%和15.0%。以创新为特色的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正在成为上海经济的新支柱。
第三产业增加值10761.97亿元,增长7.4%,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9.2%,这意味着上海基本达到了世界级“服务型城市”的标准。
稳中有进的势头中,实体经济中的汽车产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蔚来汽车、威马汽车等造车新势力整车工厂落地,开始进入量产阶段。最近,奥迪公司也以1%的股比进入上汽大众,意味着上汽和奥迪的合作正式肯定,上汽由此得到了奥迪品牌授权,可生产和销售奥迪品牌汽车。
早在2018年初,上海市市长应勇就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指出,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上海经济的重大支持,要率先走出制造业高端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之路。上海要会聚更多的“隐形冠军”和“独角兽”企业,加快培育新能源与智能联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设备、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与此同时,上海要着力建设智慧城市,抢抓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机遇,实行智能上海行动,在生产经营、健康管理、食品安全等领域推动一批应用示范项目,让人工智能更广泛、更深入地走进企业、走入家庭、走向社会。
宝宝脾虚吃什么食物腹胀腹痛拉肚子是什么原因
拼团小程序有哪些
- 上一页:国外反倾销民营钢管业应求变
- 下一页:百辆解放J6重型自卸车首次批量出口哈国
-
贝克汉姆23岁长子宠爱妻很费肘,引发争议,“不像丈夫像跟班”
当地星期5月2日深夜,2022年Met Gala的热情还没有人完全散去。晚宴后,明星们...
2024-11-25
-
我们是共产主义顺理成章——忻州市康乐小学一年级队前教育(二)
西方初中生对敌,多么响亮的称谓。西方初中生对敌,多么骄傲的称谓。 为...
2024-09-19
-
女人们过了50岁,夏天穿裙子记住“三不要”原则,显老不说还没气质
对于女人们来说,50岁是一个如此一来,无论是身体静止状态还是心态各个方...
2024-04-24
-
全新制表,惊艳亮相
PanoMaticCalendar离心力的有陀飞轮 – Glashütte Original 特里苏蒂原创首款的有陀飞...
2024-04-21
-
“天梯”般的赛季!篮网2021-22赛季时间线梳理
“过山车”般的球季!棒网一队2021-22球季间隔时间线梳理 (译者注:本文...
2024-04-02
-
总分毕业设计!男生用1400斤钢筋铸工人雕塑:向父亲和建造者致敬
新闻记者 | 周盾 兼职 | 刘至 6月18日,广州美术学院人像专业知识学生陈锦亿...
2024-03-09